身高計算器
這是一個基于線性回歸分析方法或父母身高的兒童成人身高預測計算器。
僅根據父母的身高進行預測
這個計算器只使用父母的身高。它可以用來預測未出生的孩子或非常年幼的嬰兒的未來身高。
高度轉換器
以下轉換器可用于在公制單位和美國單位之間轉換身高。
我會有多高?
“我會有多高?”或者“我的孩子會有多高?”是經常被問到的問題。人的身高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這兩個因素的確切作用是復雜的。一些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的貢獻為60%-80%。通常情況下,孩子的身高是根據父母的身高向平均值回歸得出的。這意味著非常高或矮的父母很可能有一個比平均身高更高或更矮的孩子,但孩子很可能比他們的父母更接近平均身高。
影響孩子成年后身高的其他重要因素包括營養、健康、體育活動、懷孕期間母親的健康和年齡等。
嬰幼兒生長最快。從出生到大約兩歲,增長率迅速下降,此后下降速度較慢。在青春期,增長率再次上升到第二個最大值,之后緩慢下降到零。這通常被稱為青春期生長突增。平均而言,女性和男性的生長分別在15歲和18歲左右降至零。
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的身高在中年開始下降,盡管身材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年人的普遍現象。這是由于椎間盤高度降低以及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變化等因素造成的。
預測孩子成年后的身高
人們開發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來預測孩子成年后的身高,有些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準確。不管方法有多精確,身高預測都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孩子的身高可能會與預測值有很大偏差。
骨齡,骨骼成熟度方法
骨齡可以用來預測身高,被認為比下面列出的其他方法更準確。一種這樣的方法是格魯利希-派爾法,它涉及左手和手腕的x光照片來測量骨齡。這種方法將患者的x光片與格魯利希-派爾圖譜(骨齡數據匯編)中最接近的標準x光片進行比較。根據骨齡、孩子的身高和圖譜中匯編的數據,可以根據給定骨齡下剩余的身高增長百分比來預測身高。請注意,該圖譜中的數據是在1931年至1942年間從高加索兒童中獲得的,這可能會限制格魯利希-派爾方法用于目前兒童的準確性。一
哈米斯-羅氏方法2
Khamis-Roche方法被認為是不需要測量骨齡的更準確的身高預測方法之一。它基于孩子的身高、體重和父母雙方的平均身高。上面的第一個計算器主要基于這種方法。
請注意,它最適用于年齡在4至9歲之間的高加索兒童,他們沒有任何與生長有關的狀況或疾病。
使用增長圖表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增長圖 是評估兒童成長狀況的良好信息來源。這些生長圖由百分位數曲線組成,顯示了美國兒童特定身體測量值的分布。總共有16張圖表包含可用于比較兒童隨時間增長的數據。可以將兒童的身高、體重和頭圍等測量值與基于相同年齡和性別的兒童生長圖表數據的預期值進行比較。一般來說,兒童保持著相當穩定的生長曲線,這就是為什么這些圖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兒童的成年身高。
簡單的方法
還有一些非常簡單但不太準確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男孩的父母平均身高增加2.5英寸(7.6厘米),女孩的父母平均身高減少2.5英寸(7.6厘米)。上面的第二個計算器就是基于這種方法。
另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在男孩兩歲或女孩18個月時將身高增加一倍。
怎么變高?
無論好壞,身高在很大程度上(60-80%)是由遺傳決定的。如上所述,非常高的父母更有可能有一個更高的孩子,而非常矮的父母更有可能有一個更矮的孩子,孩子比他們的父母更有可能接近平均身高。青春期的生長突增期對男孩和女孩來說略有不同,在此之后,男孩和女孩通常都不會長得太多,女孩通常在15歲時停止生長,而男孩在18歲左右停止生長。
也就是說,環境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其中一些可能在孩子的控制范圍內,而許多可能不在。母親懷孕期間的營養和健康會影響胎兒的身高。出生后的營養和鍛煉也會影響身高。
為身體發育提供最佳條件的建議遵循健康生活的典型指南(排名不分先后):
- 盡可能多吃未經加工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質和奶制品。
- 避免食用高糖、反式脂肪、飽和脂肪和鈉含量的食物。
- 定期鍛煉以增強骨骼和肌肉,保持健康的體重,降低疾病風險,如骨質疏松癥和其他可能因健康狀況不佳而導致的問題,這些問題反過來可能會影響生長和身高。
- 注意良好的姿勢。除了因為不良姿勢而看起來更矮之外,從長遠來看,如果背部開始彎曲以適應常規的懶散姿勢,也會影響實際身高。
- 規律睡眠。人體生長激素是一種影響生長的因素,在你睡覺時釋放。青春期經常不良的睡眠時間表會影響長期的成長。一個人應該睡多長時間取決于他們的年齡,孩子越小,建議睡得越多。
在邊緣病例中,某些疾病或狀況可能會阻礙你的成長,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幫助你,這可能會反過來影響身高。然而,在很大程度上,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身高就會達到頂峰,而且很可能任何一個過了青春期的孩子都會在整個成年期保持身高。
- Mari Satoh,“骨齡:評估方法和臨床應用”, 臨床兒科內分泌學, 2015
- 哈米斯·HJ,羅氏AF,“不使用骨齡預測成人身高:哈米斯-羅氏方法”, 《兒科學》, 1994